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杨一墨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略论高其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2018-04-17 17:13:59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杨一墨 卢骅
A-A+

  【摘要】高其佩被誉为中国手指画的创始人。本文对高其佩的身世和生平做了较为深入的考证,并对其手指画艺术成就和影响做了论述,这对深入研究和传承中国手指画艺术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其佩;生平;指头画;研究

  【作者简介】杨一墨,辽宁省铁岭中国手指画研究院院长;卢骅,辽宁社会科学院社科信息研究所所长、信息工作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

  中国传统绘画的特殊画法之一——指头画问世以来,就曾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如清人钱泳在《履园画学》中嘲讽高其佩的指头画“犹之以鼻吹笙笛,以足打十番,皆求乞计耳,岂可谓绝技乎?”〔1〕值得注意的是,在清代,尽管擅长指画者达数百人之众,但其中除高其佩、李鱓外,几乎没有一位是皇室画院画家,在所谓文人墨客中,亦甚少出身显赫者,如进士、翰林等,很少擅长此道者。即使举人、生员(秀才)者,亦为数不多。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指头画的地位与影响已经引起学术界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关注。新版《辞海》和《中国美术辞典》等辞书,均有高其佩和指头画条目,给予很高评价。由中国美术学院著名美术史家王伯敏教授等人士编着的《三国——现代132名中国书画家》,专门介绍了高其佩及其指头画艺术,说明指头画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具有自己的特殊地位。在国内,相继成立了铁岭指画研究院、中国指头画研究会、中国手指画研究会和台湾“中国指墨艺术学会”,汇聚了不少当代指头画家和研究者。在国外,新加坡成立有“三一指画会”,在日本、美国、菲律宾、韩国、朝鲜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不乏指头画家和研究者。在近年举办的大型书画艺术品拍卖会上,指头画作品频频亮相和成交,其中,1993年翰海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出高其佩指头画《松鹰图》,成交价高达120万元人民币,创指头画拍卖成交价的最高纪录。指头画作品在艺术品市场的上佳表现,标志着指头画地位的提升和不可撼动。由于指头画丰富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已成为一个新兴画派。

  关于指头画的创始人问题,学术界虽有过争论,但已成定论,即当代著名鉴赏家杨仁恺先生所说:“指头画的创始人,惟有高其佩可以当之而无愧色。”〔2〕我们以为此说是公允精到的。关于高其佩的身世,历史典籍多有记述,也得到学术界的研讨。目前,尚有一些争议或不同说法,值得探讨。

  1.关于高其佩的原籍问题。学术界对此有两种说法:一说高其佩是辽宁辽阳人,一说辽宁铁岭人。持辽阳人说的主要依据是《清史稿》卷504《高其佩本传》,内载:“高其佩,字韦之,号且园,奉天辽阳人,隶籍汉军。”潘天寿着《中国绘画史》一书即持辽阳人说。〔3〕

  我们认为高其佩的原籍是辽宁铁岭。主要根据是:高其佩在作画题款时,常书“铁岭高其佩指画”或“铁岭高其佩指头生活”;他的弟子如“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鱓等即尊称他为“高铁岭”。认定某人原籍的主要依据是其本人自述。高其佩自称铁岭人,就否定了辽阳人说。《清史稿》为什么出现这一失误呢?考其缘故,大抵有二:其一,《清史稿》乃晚清遗老于民国初年修纂而成,其史料价值固然很大,但传讹失误之处仍有之,故此说不足征信。其二,东北设县始于清代顺治、康熙年间,此前东北各地之称谓,皆依明代之卫所制。如铁岭卫、开原卫、三万卫、辽海卫等。明清之际,东北汉人通常自称“辽东人”,此乃约略之谓。如同当代有人自称“辽宁人”、“吉林人”、“黑龙江人”一样。清初,东北汉人“随龙入关”,当时东北没有设县,称“卫所”又不符合清制,因此就出现了东北人既具体称谓自己的原籍,也笼统称谓“辽东人”的情况。“辽东”是明代在东北设置的最高军政机构“辽东都指挥使司”的简称,衙署设在辽阳。关内人和后人常以为“辽东人”即是辽阳人,《清史稿》的编纂者恐怕就是因此而误判误书了。按当时习惯,辽阳人可自称是“辽东人”,铁岭人也可称为“辽东人”,东北各地人均可称为“辽东人”。换言之,“辽东人”有可能是辽阳人,也可能是东北其他地方人。高其佩自称“铁岭高其佩”,可他的侄孙高秉在其《指头画说》一书中却自称“辽东高秉”。就是高其佩,也偶尔在自己作品上落款自称“长白山人”(见日本阿部房次郎藏高其佩指头画《天保九如图》)。〔4〕高其佩故乡铁岭东郊确有一山,名龙首山,此山距长白山甚远,但在地理上仍属长白山余脉。高其佩自称“长白山人”,也合情合理。

  2.关于高其佩的嫡亲问题。从目前掌握的史料看,高其佩的祖先在清军入关以前的后金时期就已经是铁岭的显赫望族了。铁岭高氏应是一个大家族。高其佩之父高天爵,字君宠,顺治四年(1647年)以贡生任山东高苑县知县,不久升任信阳知州,后任长沙知府、江西建昌知府等职。高天爵在清初即出任知县、知州、知府等职,说明他在清军入关前后是立有军功,并且是一个对满汉文化均颇有研究的干才。高天爵有个弟弟高承爵,还有堂兄弟多人,名字人数不详。高承爵的文采和军功亦不在其兄高天爵之下。高天爵至少有五男一女。长子高其位,为清初封疆大吏;高其佩是高天爵的第五子。高天爵之女,即高其佩的姐姐或妹妹高氏,适李如龙,为画家李世倬之母。李如龙曾任湖广总督,亦封疆大吏。高其佩的堂兄弟较多。其堂弟高其倬在写给他的诗中,即称其为“七兄”,如《题且园(高氏别号)七兄指绘钟馗按剑图》诗题即是。〔5〕另据高秉《指头画说》,高秉之父高纲为高其佩之子,后过继给高其佩堂弟高其仪(字两之),并注明高其仪“行十三”。另有“今于粤东义安郡署闻廿四叔祖别驾公云”句,〔6〕可知高其佩堂兄弟至少在24人以上。作为汉军旗人,高其佩父祖辈由铁岭入关,奉命分守各地,近自辽海,远至广东,皆有高氏族人,于此可见一斑。

  3.关于高其佩“少孤”问题。一般认为,高其佩“幼年丧父”,“少孤”,由叔父高承爵“抚养成人”。〔7〕其实,高其佩之父高天爵遇难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8〕画家高其佩时年已17岁,这在当时是应该自立的年龄了。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研究高其佩早年习画、后来创立指头画派问题。换言之,画家高其佩幼年、少年时代生活是幸福的。他并没有“少孤”。史载高其佩7岁即“在(乃父)官署中有西席老师授业”。〔9〕“八龄学画,遇稿辄橅,积十余年,盈二簏。弱冠即恨不能自成一家”。〔10〕这个时期,高其佩之父尚健在,所以才能自由自在地习画,并在少年时即立下“自成一家”的大志。

  4.关于高其佩的姻亲子孙问题。高其佩大约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25岁左右成婚。据杨仁恺所着《高其佩》:“画家(高其佩)还为其内弟刘某指画座像一帧”。〔11〕此句源自高秉《指头画说》,内称:高其佩“又为先外叔祖刘公写一坐照”。高秉之“先外叔祖刘公”,亦即高其佩内弟,由此可知高其佩夫人为刘氏。高其佩有一首题画诗,即《题扇应淑光内子》,诗云:“兀弟春风顿起时,好叫婀娜大难支;偶无扶者行无力,燕中花飞得所师”。〔12〕由此诗分析,该扇面应为指画《柳燕图》。诗中“内子”是作者对妻子的谦称。可知高其佩夫人名刘淑光。刘氏身世未详,从高其佩画扇面赠妻一举看,刘氏知书达理,雅好诗书画,高其佩与夫人感情甚笃,因此才有丈夫赠画之举。但杨仁恺先生在《高其佩纪年表》中认为高其佩夫人为朱淑光。这恐怕源自高秉《指头画说》,内有“先伯祖妣朱太君”句,由此认定朱氏即为高其佩夫人。但我们认为,高秉之“先伯祖妣朱太君”应为“先伯祖大学士文恪公”即高其佩长兄高其位之夫人。

  目前仅知高其佩在55岁时有四子一女,长子高璥,另有子高纲、高綋、高栋,还有一位女儿。〔13〕高纲后来过继给高其佩堂兄弟高其仪。在高其佩子孙辈,可谓人丁兴旺。高纲多子多女,其子高秉《指头画说》有“秉兄弟五人”的记载。高秉称乃祖“又临董文敏山水小幅,现存先三十五石堂叔处”,〔14〕说明高其佩子侄辈至少在35人以上。其子高璥、高纲、高綋、高栋,侄高书勋(字敏功,高其倬之子)、高石堂,孙辈的高秉(字泽公)、高虃、高桦,曾孙高孝墀,六世孙高舒敏(字捷卿)等,或擅长指头画,或为指头画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高其佩对中国指头画和中国书画艺术所做出的贡献,我们试图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

  从以指代笔作画,不假毛颖之力的角度说,作为指头画的创始人高其佩开创了一个新兴画派,这确是前无古人的。考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等史书典籍,唐代画家张璪“以手摸绢素”,是唐代以降及至清代画史中唯一有关以指(手)作画的记载。据说,清世祖福临(顺治)曾用指纹画牛。张璪“以手摸绢素”,“摸”到什么程度,史书没有详细记录。

  高其佩指头画艺术影响极为深远,由他创造的指头画技法仍具指导意义。从指头画创作题材的发掘开拓,到构图、章法、赋色、用墨、皴染、线条,乃至指、甲、肉、背的运用等等,高其佩均创立了自己独特的方法和流派,而且已臻成熟和完善。高其佩书法艺术功力极为深厚,在清代即擅名于世。他自作《临帖诗》称“颜帖日临摹,进境在相忘。”〔15〕说明他学书临池勤奋。他学书从颜(真卿)体入手,旁及钟繇、王羲之、苏东坡、米芾等,不宗一家,博采众长,故能达到“风神闻远,气味醇厚”的效果,别具一格。〔16〕对于高其佩书法艺术成就和地位,清代和近现代人均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清史稿》称高其佩行书为“楚调自歌,不谬风雅”的逸品,〔17〕在清代书家“逸品上十五人”中,高其佩行书名列第二,位于顾炎武之后,陈洪绶之前,这是符合实际的。难怪“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学书曾师法高其佩。郑板桥在其行书轴中写道:“平生爱学高司寇且园(其佩)先生书法。”(原件藏上海博物馆)郑板桥学习高其佩,不仅师法其书体,而是“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也。”〔18〕就是学习高其佩勇于创新精神。在馆阁体一统天下的清代,高其佩在艺术上不随波逐流,能自辟蹊径,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正是这种值得学习的艺术创新精神,促使高其佩大胆探索开拓,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指头画艺术流派。这正是高其佩遗留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于他的书画艺术和创新精神直接影响并培育出郑板桥这位杰出的艺术大师,恐非高翁始料所及的吧!

  参考文献:

  〔1〕钱泳:《履园画学》。

  〔2〕杨仁恺:《高其佩》,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2。

  〔3〕潘天寿:《中国绘画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268。

  〔4〕杨仁恺:《高其佩》,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67。

  〔5〕高其倬:《味和堂诗集·知非集》。

  〔6〕高秉:《指头画说》,《跋后》与《老衲后身》。

  〔7〕杨仁恺:《高其佩》,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8。

  〔8〕《清史稿·忠义传》;《铁岭县志》。

  〔9〕杨仁恺:《指头画家高其佩系年录》,《沐雨楼文集》上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487。

  〔10〕高秉:《指头画说》。

  〔11〕杨仁恺:《高其佩》,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18。

  〔12〕杨仁恺:《高其佩》,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55。

  〔13〕杨仁恺:《高其佩纪年表》。

  〔14〕高秉:《指头画说》。

  〔15〕见《熙朝雅颂集》。

  〔16〕高秉:《指头画说》。

  〔17〕《清史稿》卷503《高其佩本传》。

  〔18〕《郑板桥·题画》。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杨一墨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